《心幻晴淨》有心就有力 / 持明仁增塔欽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3月 21, 2021 《心幻晴淨》持明仁增塔欽有心就有力二位女子跟著康巴藏人一同去挖冬蟲夏草,在山的另一頭有一位千度近視的大姊,竟然指著他們說有三隻老鷹步伐整齊的行走,旁邊的上師笑著說太誇張了,他們是…,住在城裡的大近視真可憐啊!持明仁增塔欽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入雄心菩薩行論》行心之利益 4月 10, 2025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一品菩提心利德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行心之利益 ཕན་པར་བསམས་པ་ཙམ་གྱིས་ཀྱང་།། 僅思饒益之心亦 སངས་རྒྱས་མཆོད་ལས་ཁྱད་འཕགས་ན།། 猶勝供養諸如來 སེམས་ཅན་མ་ལུས་ཐམས་ཅད་ཀྱི།། 故為一切有情之 བདེ་དོན་བཙོན་པ་སྨོས་ཅི་དགོས།། 快樂精勤無須言 「僅思饒益之心亦,猶勝供養諸如來」,當心裡生起希望眾生獲得利樂的發心時,此發心的功德比供佛的功德更大。意思是,我們的心中生起想幫助、利益有情眾生的思想及動機時,此發心的功德遠比供養佛的功德大。 《禪定王經》載,每日以莊嚴百千萬剎土等各式各樣之珍寶供物來供養兩足尊佛陀,這樣供養的功德是非常廣大的。而在有慈悲心的情況下,生起願有情獲得利樂的思想動機,此發心之功德遠超過每日以百千萬剎土裡的寶物來供養佛之功德。 意思是,以無邊剎土裡的珍寶供物來供養無邊剎土裡珍貴究竟的覺悟者「佛」,這樣的功德是難以計數的。而具有慈悲心,也就是生起利樂有情的動機,此功德遠比供養無邊剎土的佛更為廣大。 生起想幫助一個眾生的思想即具有如此廣大的功德,更何況是想幫助所有的有情,希望一個眾生都不留。為了幫助眾生發起願菩提心及行持菩提心,並且一直不停地行持,將一切福德、一切智慧都給予眾生,這種勝道、這種圓滿、這種福報是非常廣大的。 如前所述般,僅對一個眾生生起利樂的動機,心中有好的念頭思想,對此眾生有慈悲心遠比供養佛的功德為大的話,那麼具有想要幫助一切有情的思想,此菩提心的功德則是更加不可思議地廣大。 「故為一切有情之,快樂精勤無須言」,為了一切有情的利樂之功德,此功德已不用說是如何之廣大。想讓一個眾生快樂或在成佛上動了一個好的念頭,遠比供養佛的功德還要大的話,那麼想幫助天下一切有情、想幫助遍虛空盡法界的眾生得到利樂,生起如此廣大的菩提心和慈悲、智慧的心時,這樣的功德則是無窮無邊的廣大。 如此廣大菩提心之功德超越所有的善根,乃因為菩提心是成佛最主要的基礎、最主要的源頭。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閱讀完整內容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四偈(一) 9月 09, 2023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四偈(一) སྲོག་ལྡན་མཁའ་དབྱིངས་འགེངས་པའི་སེམས་ཀྱི་རྒྱུན།། 命識心續漂浮滿虛空 ཐོལ་བྱུང་སར་སྐྱེས་མཁའ་ནས་ལྷུང་བ་མིན།། 毫無憑據怎能瞬間起 འདི་ལ་སྔོན་སོང་བགས་ཆགས་བསམ་མི་ཁུབ།། 皆因往昔不思議習氣 བགས་ཆགས་ནང་སྦྱང་སེམས་ཆོས་འཚོ་བར་རོལ།། 習淨心澄法融心生活 我們要想一下,心是從哪裡來的呢?佛教徒最基本要知道這件事情。「命識心續漂浮滿虛空」,人心的續流並不是突然降臨下來,也不是突然噴出來,也不是從地上長出來,也不是從天空掉下來,也不是和身體一起生出來。 我們認為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是一群聰明人,他們在某些領域的確很聰明,但這些科學家不知道,也想不到心的來源、心的存在以及心的作用,因為心是如此不可思議。 要了知心,是相當有難度的。有人說,心是心臟,五臟六腑裡的那顆心臟,但並不是。腦也不是心,三百年前就有人說明腦的作用,也曾發現有人出生時就沒有腦,我聽說連雜誌都刊登過這則訊息,科學家也曾證實過,出現過一位腦裡連一滴血都沒有、幾乎是腦袋空空的人,卻是數學第一名的會計師,他是如此聰明卻沒有腦,為什麼還能當會計師呢?因為腦不是心,心不是腦,腦的作用也不是心,心臟也不是心。 那麼心是從哪裡來的呢?又去哪裡呢?從哪裡來是代表前世的意思,去哪裡是代表來世的意思。有人卻說沒有前世、沒有今生、沒有來世,這是不對的,這是一種缺乏證明的說法。 前世如同昨天一樣,怎麼可能沒有昨天呢?來世如同明天一樣,怎麼可能沒有明天呢?從現量與比量來看現量真實的樣子,沒有明天的見解是錯誤的。同樣的,沒有來世的見解也是不對的。 今生來世之間是透過什麼來牽引的呢?是透過我們這顆心來牽引。這顆心的來源是什麼呢?仔細研究佛經與佛法的課程,三世如來早已明知心的來源。因為三世如來已經跨過了心、出離了心,成就慧通的佛慧。而我們凡夫眾生卻認定身體燒掉之後,心就沒有了,但這是不對的。也有人由於太思念往生的親人,認為他的身和心永遠都埋在墳墓裡,這也是不對的。 其實我們是被業及煩惱的風吹著走,心沒有任何自由,我們被業風帶往來世。有人認為心很簡單,根本就沒有產生過,不用管它,但是不管... 閱讀完整內容
《極樂願文》 懺悔之十三 10月 02, 2024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十三 所以我們有機會的話,以自己雙手做出來的事情,和辛苦勞動正當得來的金錢財物,是最乾淨的,最有福報的,最好的。雖然辛苦歸辛苦,但卻是你該得的,因為沒有殺、沒有偷、沒有搶是很圓滿的。 往昔有一位修行人,他親見文殊菩薩,經常和文殊菩薩對話,他是一位文博廣大、智慧廣博的人,但是之後就慢慢見不到文殊菩薩,而且越來越愚痴。於是他請一位上師卜卦,請教:「為什麼我看不到文殊菩薩呢?而且我的境界也變得越來越小,該怎麼辦呢?」然後這位上師說:「你現在有很多錢財,是因為收取太多信財的供養,收取信財的業障很大,這些業障已染污你了。」這位上師勸誡他:「把這些財產全部上供下施,再不要收供養了。」他遵照這位上師所說而做,之後又慢慢能看到文殊菩薩了。 普通的凡夫眾生,他造作了一百天的十不善業,和沒有持守好出家戒律的出家人吃一口信財,這兩種情形誰的惡業大呢?吃一口信財的惡業大。平凡人做了一百天十不善的業力和吃一口信財的業力相比,吃一口信財的業障較重。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信心具足的人們供養功德的對象,如果供養的對境不是一個真實的修行者,是沒有慈悲心,沒有教法證法、什麼都沒有的一個供養對境的話,這業果是非常嚴重的。在《呵責破戒經》裡都有講述到這些內容,所以收取供養的人在使用供養的財物,都要多加小心謹慎因果,特別是持戒嚴謹的人才可以收供養。 破戒以後,仍然穿著出家僧眾的法衣,不知道四根本墮、不知道十三僧殘、不知道三十捨墮、不懂九十單提,也不懂一百一十二條罪行的情況下,還是把自己當作是持戒的僧眾一樣。還有不知道密乘修行的弟子是要視上師如佛、不知道視金剛師兄如同菩薩,不知道法道成就的一切事情全靠自己的清淨心和信心二者,這些都不知道而破戒是不好的,所以要小心謹慎。 大成就者仁增謙剖吉美林巴說:「人死亡的時候,才說這個人的業障很重,要請上師幫他加持修法救度,供養很多財物作為報酬,這是沒有用的。因為人死了以後,供養財物請求幫忙超度,讓往生者脫離輪迴、到達淨土,這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才有本事達到。」 人死了以後,基本上本事是不強的,我們現在人還活著的時候,人和人互相說話,在說的時候感覺是聽到了,但做的時候卻是忘記了;坐下來聽似乎很懂的樣子,但等一下站起來,就忘記了,不想做了。我們在活著的時候不...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