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為何佛陀是大力者呢?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四對治力- 皈境力
དེ་བས་རྒྱལ་བ་འགྲོ་བའི་མགོན།།
故而永勝佛怙主
འགྲོ་བ་སྐྱོབ་པའི་དོན་བརྩོན་པ།།
救度有情精進者
སྟོབས་ཆེན་འཇིགས་པ་ཀུན་སེལ་ལ།།
大威力者淨怖畏
དེ་རིང་ཉིད་ནས་སྐྱབས་སུ་མཆི།།
自今而始即皈依
今天講述的內容與皈境力有關,我們為了淨化心中的惡念以及曾造作的一切惡業,所以要懺悔。怙主佛陀是清淨之力量者,當我們要清淨自相續時,怙主佛陀有方法幫助我們清淨、淨化惡業,所以佛陀是清淨、淨化的覺悟者。
前述已提及,當面對無常,因業力所顯的死主獄吏來到我們的現前時,由於恐懼與痛苦而四處尋找皈依的怙主、救護者,但始終也無法找到。
「故而永勝佛怙主,救度有情精進者」,永勝佛是一切有情之怙主,也是幫助一切有情渡脫輪迴苦海、幻覺苦海之怙主。因為怙主佛陀從發起菩提心直至最終究竟成佛之間,其利益眾生的一切佛行事業悉皆圓滿,所以我們要皈依、相信佛陀。伏德越、法界臻、佛陀是最能幫助眾生渡脫輪迴苦海的本領者。
「大威力者淨怖畏,自今而始即皈依」,佛陀是大力者、一切恐怖畏懼的淨化者,所以要立即皈依佛陀。
為何佛陀是大力者呢?經中載述,往昔有五百位凡夫大力者,打掃清潔道路時,路中有塊眾人都搬不動的巨石,於是佛陀只用腳拇趾就把五百位大力者都抬不動的巨石抬起來,並投擲於虛空之中,後以右掌接住巨石,可見佛陀之大力遠超越凡夫的力量,是一位真正的大力者。有此大力乃因盡心盡力供養父母而得的力量,亦稱為父母力。
而後,佛陀將此巨石砸碎,巨石之碎片如飛砂般散落於各處。最後佛陀又將這些砸碎的石塊灰聚合起來,使之變成與原來無異的巨石,此為禪定力。
由此可見,佛陀俱全父母力、神通力、禪定力等大力,祂是最珍貴、最能救護我們渡脫輪迴的大海。
佛陀不僅十力具足,更俱全明知一切的智慧,例如佛知曉一切眾生的根器、眾生的各種想法,而且能知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應皈依俱全十種智慧力量的怙主佛陀,遵循覺悟者的教導而行持,則能速疾淨化、消除輪迴中的一切怖畏。
即使我們在將要面對臨終時,才相信皈依佛陀,也或多或少有效果,但最重要的是,從今天開始應立即皈依佛陀。皈依佛陀是指相信佛陀,如此方能將過去生生世世直至現在一切不淨、一切幻想的惡業全然淨化。
早上聽到佛號,早上就要立即皈依、相信佛法僧;中午聽到佛號,中午就要立即皈依、相信佛法僧;晚上聽到佛號,亦要立即皈依、相信佛法僧。
從今天開始到證悟菩提之前,承諾要皈依佛法僧,此為皈境力。皈境力也是懺悔力、清淨力,因為若要清淨自相續,則必須透過皈境力,方能清淨。
此外,在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的過程中,仔細聽聞佛法即是禪坐,打字、校稿等思考佛法的事情,也是一種禪坐,所以聞思修是淨化惡業與淨化幻想最好的方法。
總而言之,我們要立即相信佛陀,因為佛陀教導的是不傷害任何眾生的光明法道,佛陀是廣鋪慈悲道路的覺悟者。佛陀已淨化自相續中一切的業及煩惱,一切煩惱障與所知障已全然淨化,佛陀具有知曉一切的智慧。佛陀唯一要做的就是度化一切有情脫離輪迴、速疾成佛的事業,所以我們要立即皈依佛陀。
皈依就是相信,而相信的方法就是聽聞佛法。在聽聞佛法的時候,就是禪坐;在思考佛法的時候,也是禪坐;在禪修佛法的時候,不用懷疑,這更是禪坐,因此皈依佛陀不僅是皈依,也是淨化惡業以及累積福德資糧。
持明慧露
若是投生於三惡道,則任誰亦救不了我們,佛陀於三千大千世界裡宣講解脫勝道,因此我們現在就要相信佛陀,這即是皈依。
只要相信佛陀以後,每天必須要聽聞、思考與修持佛陀所宣講的光明法道、教證二法俱全的法門,方能臻達解脫的境界。
我們每天都要持續修行,方能增上修行的境界。時時刻刻都要看懂自己的心,具足正知正念,且如理如法地清淨自己的心相續,也要幫助他人清淨其心相續,以此心態來皈依佛陀。
皈依即是相信,有了相信,方能生起信心;有了信心,方能永不退轉。因為了知佛陀身口意三密的一切功德,所以不會放棄學佛,亦不會停止懺悔。懺悔就是讓幻覺的思想停下來,不要讓幻覺的思想繼續輪轉下去,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聽聞、思考、修持佛法,這樣才有機會永久解脫。
凡夫在物質世界及人與人之間的糾葛,皆是由無明的幻覺所引起。眾生被無明所纏縛,被貪瞋癡等五毒燃燒的煩惱所綁架,若是不改變,不好的習氣就會跟隨著你,會讓你墮入三惡道,且會顯現前述可怕恐怖的景象。
為了遠離一切的煩惱,每天都要聞思修佛法,讓自己每天都有進步,不要讓自己退步,每天自相續都要增加聞思修的力量,讓自身的善力展現出來。
總之,我們要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特別是相信善知識所教導的一切法門,對於善知識的一切所做、所行、所想,千萬不能變成你成就解脫的障礙,如同渡過大海時,如果船變成你渡海的障礙,這樣是不好的。有了渡船,方能渡過大海,同樣的,善知識的教導,無論是寂靜或忿怒方式的教導,都是為了對治你的煩惱,讓你慈悲與智慧的力量有所進步,因此要好好將善知識的教導運用在自己的心中。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四對治力- 皈境力
དེ་བས་རྒྱལ་བ་འགྲོ་བའི་མགོན།།
故而永勝佛怙主
འགྲོ་བ་སྐྱོབ་པའི་དོན་བརྩོན་པ།།
救度有情精進者
སྟོབས་ཆེན་འཇིགས་པ་ཀུན་སེལ་ལ།།
大威力者淨怖畏
དེ་རིང་ཉིད་ནས་སྐྱབས་སུ་མཆི།།
自今而始即皈依
今天講述的內容與皈境力有關,我們為了淨化心中的惡念以及曾造作的一切惡業,所以要懺悔。怙主佛陀是清淨之力量者,當我們要清淨自相續時,怙主佛陀有方法幫助我們清淨、淨化惡業,所以佛陀是清淨、淨化的覺悟者。
前述已提及,當面對無常,因業力所顯的死主獄吏來到我們的現前時,由於恐懼與痛苦而四處尋找皈依的怙主、救護者,但始終也無法找到。
「故而永勝佛怙主,救度有情精進者」,永勝佛是一切有情之怙主,也是幫助一切有情渡脫輪迴苦海、幻覺苦海之怙主。因為怙主佛陀從發起菩提心直至最終究竟成佛之間,其利益眾生的一切佛行事業悉皆圓滿,所以我們要皈依、相信佛陀。伏德越、法界臻、佛陀是最能幫助眾生渡脫輪迴苦海的本領者。
「大威力者淨怖畏,自今而始即皈依」,佛陀是大力者、一切恐怖畏懼的淨化者,所以要立即皈依佛陀。
為何佛陀是大力者呢?經中載述,往昔有五百位凡夫大力者,打掃清潔道路時,路中有塊眾人都搬不動的巨石,於是佛陀只用腳拇趾就把五百位大力者都抬不動的巨石抬起來,並投擲於虛空之中,後以右掌接住巨石,可見佛陀之大力遠超越凡夫的力量,是一位真正的大力者。有此大力乃因盡心盡力供養父母而得的力量,亦稱為父母力。
而後,佛陀將此巨石砸碎,巨石之碎片如飛砂般散落於各處。最後佛陀又將這些砸碎的石塊灰聚合起來,使之變成與原來無異的巨石,此為禪定力。
由此可見,佛陀俱全父母力、神通力、禪定力等大力,祂是最珍貴、最能救護我們渡脫輪迴的大海。
佛陀不僅十力具足,更俱全明知一切的智慧,例如佛知曉一切眾生的根器、眾生的各種想法,而且能知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應皈依俱全十種智慧力量的怙主佛陀,遵循覺悟者的教導而行持,則能速疾淨化、消除輪迴中的一切怖畏。
即使我們在將要面對臨終時,才相信皈依佛陀,也或多或少有效果,但最重要的是,從今天開始應立即皈依佛陀。皈依佛陀是指相信佛陀,如此方能將過去生生世世直至現在一切不淨、一切幻想的惡業全然淨化。
早上聽到佛號,早上就要立即皈依、相信佛法僧;中午聽到佛號,中午就要立即皈依、相信佛法僧;晚上聽到佛號,亦要立即皈依、相信佛法僧。
從今天開始到證悟菩提之前,承諾要皈依佛法僧,此為皈境力。皈境力也是懺悔力、清淨力,因為若要清淨自相續,則必須透過皈境力,方能清淨。
此外,在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的過程中,仔細聽聞佛法即是禪坐,打字、校稿等思考佛法的事情,也是一種禪坐,所以聞思修是淨化惡業與淨化幻想最好的方法。
總而言之,我們要立即相信佛陀,因為佛陀教導的是不傷害任何眾生的光明法道,佛陀是廣鋪慈悲道路的覺悟者。佛陀已淨化自相續中一切的業及煩惱,一切煩惱障與所知障已全然淨化,佛陀具有知曉一切的智慧。佛陀唯一要做的就是度化一切有情脫離輪迴、速疾成佛的事業,所以我們要立即皈依佛陀。
皈依就是相信,而相信的方法就是聽聞佛法。在聽聞佛法的時候,就是禪坐;在思考佛法的時候,也是禪坐;在禪修佛法的時候,不用懷疑,這更是禪坐,因此皈依佛陀不僅是皈依,也是淨化惡業以及累積福德資糧。
持明慧露
若是投生於三惡道,則任誰亦救不了我們,佛陀於三千大千世界裡宣講解脫勝道,因此我們現在就要相信佛陀,這即是皈依。
只要相信佛陀以後,每天必須要聽聞、思考與修持佛陀所宣講的光明法道、教證二法俱全的法門,方能臻達解脫的境界。
我們每天都要持續修行,方能增上修行的境界。時時刻刻都要看懂自己的心,具足正知正念,且如理如法地清淨自己的心相續,也要幫助他人清淨其心相續,以此心態來皈依佛陀。
皈依即是相信,有了相信,方能生起信心;有了信心,方能永不退轉。因為了知佛陀身口意三密的一切功德,所以不會放棄學佛,亦不會停止懺悔。懺悔就是讓幻覺的思想停下來,不要讓幻覺的思想繼續輪轉下去,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聽聞、思考、修持佛法,這樣才有機會永久解脫。
凡夫在物質世界及人與人之間的糾葛,皆是由無明的幻覺所引起。眾生被無明所纏縛,被貪瞋癡等五毒燃燒的煩惱所綁架,若是不改變,不好的習氣就會跟隨著你,會讓你墮入三惡道,且會顯現前述可怕恐怖的景象。
為了遠離一切的煩惱,每天都要聞思修佛法,讓自己每天都有進步,不要讓自己退步,每天自相續都要增加聞思修的力量,讓自身的善力展現出來。
總之,我們要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特別是相信善知識所教導的一切法門,對於善知識的一切所做、所行、所想,千萬不能變成你成就解脫的障礙,如同渡過大海時,如果船變成你渡海的障礙,這樣是不好的。有了渡船,方能渡過大海,同樣的,善知識的教導,無論是寂靜或忿怒方式的教導,都是為了對治你的煩惱,讓你慈悲與智慧的力量有所進步,因此要好好將善知識的教導運用在自己的心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