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迴向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迴向
དེ་ལྟར་འདི་དག་ཀུན་བྱས་ཏེ། །
如是此等皆行持
དགེ་བ་བདག་གིས་བསགས་པ་གང་། །
己積善根為何者
དེས་ནི་སེམ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ཀྱི། །
以此悉數之有情
སྡུག་བསྔལ་ཐམས་ཅད་བསལ་བར་ཤོག །
痛苦全然願淨化
自己的心相續之中產生四無量心的時候,最主要的根處是大慈大悲,在心中俱全大慈大悲的情況下,再做迴向。最近講述的內容都是七支供養的部分,今天要講的是七支供養中最後一支「迴向」。
為什麼需要迴向呢?因為有情眾生都尚未證悟空性,在久遠的輪迴裡經歷幻想流浪,所以在流浪輪迴裡聽聞、思考、修持佛法所形成的一切善根都要好好地迴向。
我們對這些儀軌都不容小覷,因為儀軌是一種完整的架構,從一開始的皈依到最後的迴向之間有很多部分都需要思惟與觀想,而這也與生圓次第有關係,尤其是七支供養的儀軌。
「如是此等皆行持,己積善根為何者」,七支供養所形成的一切善根以及過去的善根、未來的善根、現在的善根等,全都累積匯聚在一起迴向,迴向給誰呢?迴向給一直在輪迴裡輪轉的遍虛空、盡法界之有情眾生,尤其是在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裡承受窘迫、幻想痛苦的眾生。
「以此悉數之有情,痛苦全然願淨化」,一切眾生皆以各個形體存在,其所承受業力所顯的每一種痛苦都需要淨化,所以我們要將一切善根迴向給他們。而要如何迴向給他們呢?即一切菩薩、一切佛如何迴向,我也同樣如此迴向。
痛苦的因是無明的幻覺,而業及煩惱造成痛苦的果,其展現出有漏的身體,當中造作很多悲傷哭泣、進進退退的一切煩惱都要淨化。
迴向如同保存的意思,例如我們把賺到的錢存在銀行裡,這是一種保存。同樣的,如果將身口意所形成的一切善根都迴向的話,則在證悟菩提之前永遠不會消失,而且會越來越增長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而後成就解脫,全都以迴向來保存一切善根。
否則有漏凡夫的善根會因剎那間的瞋恨心而消逝,所以要在還沒有生起瞋恨心與煩惱之前,要將所行持的一切有漏善根都迴向成佛。
迴向的時候,只迴向給自己一個人,這樣是不行的。大乘菩提心是廣闊無窮的心,若以大乘菩提心來迴向的話,這是一種分享,分享給一切有情早日成就解脫,應如是迴向。
總之,這樣行持起來的七支供養以及在日常生活裡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所有善根,都是形成一切眾生利樂的源頭,並且祈願、迴向一切眾生都能淨化其業果所顯現的痛苦。
持明慧露
賺錢與存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行持善根,再做迴向,將善根保存起來是成佛道路上最主要的。但因為凡夫眾生自然就會產生業力及煩惱,所以在還沒有被業力及煩惱窘迫之前,一切有漏的善根,例如在佛法上聽聞、思考、校稿,尤其是共修、閉關以及改變自己的習性等都要迴向。
要改變長久累積的習氣是不容易的,可以想一想自己已經改變多少,從多年前一直到現在,在持明法道上所累積下來的所有善根,這些美好且具有非常強大的善根都會在菩提道路上穩固下來,這些善根的部分皆要立即迴向。
當迴向的時候,心裡要想著我們的父母、所有相關的人以及天下一切有情等,都能早日成就解脫,並且將此功德運用在一切有情的身上,且祈願眾生的幻覺速疾淨化,立即成佛。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入雄心菩薩行論》行心之利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四偈(一)

《極樂願文》 懺悔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