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四對治力- 再不犯錯力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四對治力- 再不犯錯力
འདྲེན་པ་རྣམས་ཀྱིས་བདག་གི་སྡིག།
引領者眾吾惡業
ནོངས་པ་ལགས་པར་གཟུང་དུ་གསོལ།།
造惡愧疚願您知
འདི་ནི་བཟང་པོ་མ་ལགས་པས།།
如是不善不圓滿
སླན་ཆད་བདག་ནི་ཡོང་མི་བགྱིད།།
爾後立誓不再犯

སྡིག་པ་བཤགས་པའི་ལེའུ་སྟེ་གཉིས་པའོ།།
第二品懺悔品竟成
惡的業力極為不好,因為惡的業力會讓我們如同身處於黑暗裡,一切皆在模糊之中,一切感受皆是痛苦。諸佛如來曾經開示,形成一切惡業是不好的,惡業都不是圓滿的,凡夫眾生必須要改進,因此從今天開始,縱遇命難也不造作惡業,而且心中要懺悔曾造作的惡業。
「引領者眾吾惡業,造惡愧疚願您知」,懺悔的對境是皈境力,我們要觀想諸佛如來、永勝佛與佛子們悉全在自己的現前,一切諸佛如來的身口意三密展現出各種光束,吾等一切眾生的所有惡業皆要淨化。
佛法的勝利法幢豎立起來以後,自然即會消滅一切妖魔及惡業,而我們懺悔自己曾造作的一切惡業,且誓諾永不再造作惡業,即能淨化一切惡業。往昔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許多造作惡業者在懺悔以後,即能得證阿羅漢的果位。
我們必須懺悔曾經造作的惡業,即使此生並沒有造作惡業,一切皆以善業為主,然而生生世世裡也許曾經造作過許多的惡業,由於過去生裡曾造作惡業的原因,有可能會造成此生感招不幸福的果報。因為心一動念即會造業,如果心裡想的一切皆是貪瞋痴相關的念頭,必定會展現出無數的惡業。
《般若八萬頌》及其他經文皆載述,若能俱全四種對治力的力量,皈境力、蠲惡力(發露一切自己的過錯)、再不犯錯力(承諾永不造作惡業)、現行對治力(用佛法的力量作對治),則能淨化一切惡業。在四種對治力當中,菩提心也是其中一種對治力。
「如是不善不圓滿,爾後立誓不再犯」,以凡夫眾生的角度而言,隨時都會造作惡的業力,所以每天都不能放棄懺悔的力量。由於自己造作的惡業都是不圓滿的事情、充滿缺惡的事情,因此要觀想永勝佛及佛子們在自己的現前,而後好好地懺悔。懺悔之後,誓諾再不造作惡業,如此即可淨化一切惡業。
複述一遍,在俱全四種對治力的情況下懺悔是非常圓滿的,因為惡業並不是堅定穩固的存在。第一、皈境力。第二、蠲惡力,自己在思想上、行為上有錯誤的一切,皆不藏不密的想起來、說出來。第三、再不犯錯力,承諾從今以後再永不犯錯。第四、現行對治力,過去曾做錯、想錯,要回遮所行持的惡業,在善念、善行的道路上行持,以此成為改進的力量。
金剛薩埵的法門則俱全這四種對治力,在《解脫勝道明燈奉》亦有詳細的載述。有此懺悔的法門,即可懺悔、淨化一切惡業,而後證悟小乘阿羅漢的果位,亦能證得大乘菩薩與究竟佛陀的果位。《入雄心菩薩行論》第二品今天已經講經圓滿。
思惟菩提心也可以淨化最嚴重的惡業,因為自私自利的念頭都沒有了,心裡的一切動念皆是以菩提心為主,而行為亦皆為善道,這就是最好的懺悔。
禪坐菩提心,此生當中會獲得幸福;禪坐菩提心,會淨化此生來世的惡業;禪坐菩提心,會淨化病情;禪坐菩提心,會淨化違緣障礙;禪坐菩提心,會圓滿具足人生道路的順緣;禪坐菩提心,成佛道路大圓滿。
持明慧露
皈境力是自己的正知正念所形成的相信之力量,其展現出來是諸佛如來的顯像。
有了皈境力以後,佛菩薩所講述的方法即稱為對治力,包括顯法的菩提心、小乘的出離心及密法的金剛薩埵法門等生圓次第,皆是對治力。
要對治什麼呢?對治自己此生或生生世世裡,惡的念頭、惡的行為曾造作的惡業,而發露懺悔一切的惡業,此即是蠲惡力。
再者,承諾以後永不做錯的再不犯錯力。當身口意的一切皆乾淨、清淨、明淨,如同將牛奶放入水晶瓶般,是通透、無有污染的狀態,此為圓滿力,因為一切惡業已經懺悔圓滿,因此懺悔需要具足這四種對治的力量。
對於自己此生當中做錯、想錯的事情,不要等待在往生之前才懺悔,現在就要立刻懺悔與改變。金剛師兄彼此之間有惡念、法門不清淨以及自然業裡的十不善業等,內心一直存有這樣的念頭是不好的。
佛教徒千萬不要保存惡的念頭,更不要在心中存有法門不清淨等一切想法,尤其是上師教導你時、說你時,自己悶悶不樂的煩惱和凡夫之間的一切事情都不要一直延續下去。
學佛者要練習不保存貪、瞋、痴、傲慢、嫉妒等煩惱相關的事情,否則只是凡夫中的凡夫,完全沒有學到任何的佛法,所以貪、瞋、痴等煩惱相關的事情,以及誓言破戒污染等法門不清淨的事情都不要保存在心中,如此方能解脫,這就是學佛的好處與善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入雄心菩薩行論》行心之利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四偈(一)

《極樂願文》 懺悔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