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心一動念就會造業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持明慧露
心一動念就會造業。若是想出離心、菩提心、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則是造作殊勝之業、善業,將來能達成阿羅漢、菩薩、佛陀的果位;反之,若是心中一直不停地產生貪、瞋、痴、嫉妒等煩惱為主的思想,則會創造出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等不好的世界。
此外,在動不同念頭的過程裡,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若是想出離心、菩提心、慈悲、智慧、生圓次第等,其過程是喜悅快樂的。若是想貪、瞋、痴、嫉妒等惡念時,過程則是痛苦,是非常不好的。
當想出離心、菩提心、生圓次第的時候,你的容貌是慈善、圓滿、美麗、莊嚴;若是想貪、瞋、痴、嫉妒等一切窘迫的煩惱時,你的容貌則非常難看,不僅有黑眼圈,而且眼神疲倦,像是一直哭了七天七夜的樣子。
要知道修行好不好,從鏡子中看自己的樣貌就可以知道。如果臉上有笑容,給人有一種睡得飽、穿得暖、吃得飽的感覺,則代表修行稍許高一點。
此外,無論他人如何說你、教你,或是碰到對境上的問題、面對不喜歡的人事物時,你可以控制自己,不生起許多很重的煩惱,即使有煩惱,也有立即消除它的本領,這就是聽法的效果。
有人的臉色如同僵屍般難看,有些人聽到自己不喜歡聽的事情,一整天就悶悶不樂,無法消除煩惱。當身口意上有很強、很窘迫的煩惱之徵兆時,這代表佛法修持的道理都不見了。
如同《普賢上師言教》載述,染布有染得好、染得中等、染得不好這三種情況。羊毛本來是白色的,要將一塊白羊毛布染成紅色,染得很好就變成深紅色或鮮豔的紅色,或染成中等的粉紅色,假如完全沒有染上紅色,那是白費力氣,這是一種比喻。
當你聽聞、思考、修持佛法以後,遇到窘迫性的煩惱來臨,包括物質世界所引起的窘迫,或是親戚朋友、事情窘迫你的時候,你或多或少能對治得了煩惱,這才表示你的心裡具有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的真理。
當他人說了你一句話以後,你就一整天都不高興,或是看到某些人事物就好幾天都睡不著,這是由於對物質世界的執著太強,這種日夜不停地痛苦者,在聽法、思考、修持方面都沒有達到任何的境界,於是內心無法展現對治煩惱的力量。
總之,在具足正知正念、法門清淨、誓言清淨的情況下,一定要看管好自心、慈護他心,這才是最圓滿的狀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入雄心菩薩行論》行心之利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四偈(一)

《極樂願文》 懺悔之十三